“石头城”变迁记(中国纪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三 )

早晨7时30分,徐五一打电话告诉金永良:“对不起,昨晚在家一宿没睡,企业就是我的命根子,镇长,这个字我不能签。”

金永良派车去把徐五一接到自己办公室,说,“今天这个字,如果你不签,就别想出我办公室的门。”他又让徐五一的妈妈帮助做工作。他的妈妈是个深明大义的人。

直到晚上,金永良讲遍了道理,徐五一才签了字。

后来,金永良按照政策,在设备方面给他补了点钱,又通过残联给了他一些帮助。再后来,徐五一改做粉体销售,厂房也被收购了。

关停粉体业对于地方的经济、政绩影响很大,涉及矿山粉体从业者1万人、年税收1亿元。整顿粉体行业对于政府而言无疑是一场刮骨疗毒。关闭粉体业也不是搞一刀切,而是以环评为抓手。无证的或证照不全的、批件不符的(比如预制厂搞粉体生产),这些都予以关闭。对于落后设备的淘汰,县里和乡镇都有奖励,希望其利用原厂房进行改造升级,“腾笼换鸟”,从吃“石头饭”中解脱出来。这些关停的粉体企业有的转产,有的停产。之后,政府对104国道沿线,青草坞和集镇范围内的粉体企业的土地实行回购,打造工业走廊。土地能用则用,不能用则绿化,环境整治县镇两级总投入达到六七亿元。原有企业在自愿、合法前提下以产能组合的方式,进行了重组。有的搬迁去了外地,后被整改。有的利用原来的厂房进行升级,少数企业改行。第二水泥厂腾出来,引进世界500强之一的法国圣戈班公司,厂房仅需3人,搞石膏粉,为牙膏、化工、化妆品、航天等提供原材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