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罕坝当“树医生”(追梦)( 二 )

2002年塞罕坝松毛虫暴发,范围达到50多万亩,国志锋和队友们起早贪黑一个多月才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回忆那段时光,国志锋告诉采访人员:“最严重时一棵树上能有一万多只松毛虫。”

国志锋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要坚持一个总体原则:能够森林自控的,不去人为干预;能够小范围控制的,不扩大面积防治;能够采取天敌、物理防治的,不用化学药剂,做到有害不成灾、生态日趋平衡。

国志锋讲解道,林场有几类有害生物,一类是食叶类的害虫,幼虫取食树叶,严重时将树叶吃光,远看是一片枯黄,像火烧一样,发生密度高、范围广,对林木不直接致死,但严重影响正常生长;一类是蛀干类害虫,通过取食枝干韧皮部,切断营养运输通道,造成林木长势衰弱,主梢枯黄甚至死亡;一类是根部类虫害,害虫吃掉树木根部,造成输导组织受损,营养无法运输,进而整株干枯死亡。国志锋热爱摄影,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几本介绍塞罕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专业手册,翻开来看,各种有害生物特征、危害、监测和防治方法一目了然,其中很多病虫害的图片就是国志锋在日常工作中拍摄积累的。

“塞罕坝机械林场根据发生有害生物类型的不同,主要采用飞机防治、人工喷烟防治、人工喷雾防治、物理防治、天敌防治等办法。”国志锋说,“林业生物病害不超过20万亩时,通常采用人工防治;超过20万亩,采用飞机防治为主。”国志锋感叹,人工防治则要比飞机防治更加艰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