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不朽丰碑(逐梦70年)( 二 )

自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到1958年5月1日落成,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选址、造型、组织等方面,都体现出其作为新中国美术史上重大公共艺术工程之一的地位,可以说,它代表了新中国纪念性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这是一座为人民而建的纪念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以人民为创作主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在建设过程中,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构想到设计施工,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设计方案多次征求社会意见,因此,它也是集思广益的民族智慧的产物。

作为大型公共艺术项目,人民英雄纪念碑具有高度的艺术完整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浮雕创作与工程施工,在“突出碑文”这一明确的主题思想指导下,互相协调呼应,取得了内容表达与形式创新的完美统一、碑形建筑语言与浮雕创作的完美统一、纪念碑与天安门广场和周围建筑的景观统一、纪念碑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的统一,充分体现出纪念碑作为综合性公共艺术的整体性魅力。

从建筑的历史与文化角度来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与中国传统碑碣及古代建筑具有深厚的文脉联系。以镌刻文字为主题,是中国传统碑碣的形式特征;须弥座自古希腊和印度传入中国,早已成为中国本土建筑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须弥碑座上进行石刻浮雕,是中国古代便已十分成熟的艺术形式;纪念碑的结构兼具碑与塔的特征,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塔”具有文脉联系;碑顶采用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单檐庑殿古典建筑式样,庄严凝重,与汉代石阙有一定的文脉关系,具有东方美学意蕴;在浮雕纹饰设计方面,设计者选择采用百花和卷草作为碑座装饰纹样的主题,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另外,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花圈,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光辉永照”装饰花纹,都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永久敬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