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12年的焦虑,每代人都有自己错过的时代机遇( 四 )

它们的区别在于,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远快于个人电脑。你可以试着想象下,在一张坐标图里,技术发展轨线超过了需求轨线,那么对用户而言,超过的那部分功能既难以感知,更谈不上为之付费了。

体现在市场端,就是手机更换周期越来越长,人们愿意为一款可长期使用的手机支付更多成本,手机的平均售价不断提升,消费喜好发生变化。我用了两年iPhone 5s后因App卡顿切换至6s,然后用了四年6s至今依然顺畅,那么我可能会更倾向于预期下一个手机也可以用四年,于是我的购机预算可以从两年5000元提升至四年10000元。

分析小米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获悉两件事:

第一,智能手机技术快速发展远超需求,导致市场骤变,侵蚀了破坏性创新带给小米的领先优势。小米的真正问题在于,原有的公司能力无法匹配变化的市场。

第二,经营范式需要变革的根源在技术发展,技术发展越快,变革越快。

在智能手机行业,短如小米4年,长如苹果12年,就面临着经营范式变革的问题。但在个人电脑行业,戴尔在坐享红利20年后才面临这个问题。如果你有空把大型电脑乃至电脑诞生前的企业一一拉出来,会发现它们变革经营范式的时间间隔更长,有时甚至长达一个世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