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人类想象力的动画奇才( 三 )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永不满足、奋斗不止。迪士尼和他的动画团队,在上世纪40年代,不仅在美国本土,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是动画领域的标杆。上世纪50年代之后,迪士尼推出了《仙履奇缘》《小飞侠》《小姐与流浪汉》《睡美人》《101忠狗》《森林王子》等等。每一部问世的动画片,都是影院的摇钱树。

总体上看,迪士尼动画片在故事创意上,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中“起承转合”的模式,故事注重“最后一分钟营救”技巧,剧情紧凑、冲突激烈,处处充满悬念。迪士尼动画对观众的定位远不止在青少年,很多成年人也进入“动画迷”的行列。迪士尼动画的风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运用动画片“上天入地、夸张变形”的特色,在迪士尼系列动画片中,其美术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各种动画角色都尽量拟人化,造型极尽夸张、幽默。如果用一句话阐明迪士尼动画的成功之道,那就是善于贩卖人类的想象力。

尽管迪士尼在动画生产与营销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并不满足,其原因很简单:影院票房再火爆,也只是短期的。如果要让动画片持续产生经济效益,那就必须让各种动画角色从银幕中走到观众的生活中。于是,迪士尼将系列动画角色进行整合,开发各种玩具、生活用品,迪士尼本身就成为一个有知识产权的商业品牌。1955年,迪士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迪士尼主题乐园。随后,迪士尼公司在世界各地建造了多个迪士尼主题乐园,成为最知名的旅游文化景区品牌。这几十年来,迪士尼每年都推出有影响力的动画片,随着这些动画片衍生出来的文化产品,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