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说祭祖

谈古论今

刘余莉(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4月08日

02

版)

清明时节说祭祖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因此,祭祀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始基。

------------------------------

祭祖的文化内涵

“文化”一词在古语中由两个字组成:“文”,即文字、文章、礼乐、曲调等;“化”的本意作“教行”解,即人因受教而在气质上发生某些变化,能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甚至转凡成圣。“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人”。

《孝经》中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古人对礼所起到的“以文化人”的作用最为重视,如《论语》中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记·祭统》中记载,“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治理人心的措施之中,没有比礼更为急迫的。古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礼(祭礼属于吉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