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移民冲刺全面小康( 三 )

来到村民张生伟、张蓉夫妇家,320平方米的三层小洋楼很是气派。“2016年我家享受了政府库区移民每户6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自己又添了钱,修建装修了房子。”30多岁的张生伟是个包工头,近年来靠“脑子活、信息广、劳动勤”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用庄户人家的话说:“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小康。”

随行的青海省移民安置局干部张煜国介绍,2005年,核准建设的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征地涉及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贵南县和共和县的4个乡镇11个村,搬迁人口1843人。该电站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梯级水电站,也是整个黄河流域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420万千瓦。2009年3月下闸蓄水,首台机组当年4月并网发电。

教育扶贫拔穷根

库区移民的希望在孩子身上,教育是阻断贫困的根本之策,如今移民村学龄儿童全都入了学

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库区移民村旁孟达迁移小学的琅琅书声悦耳动人。

这个占地2万多平方米、投资1810多万元、2015年3月成立的学校,如今已是离县城最近、有422名学生的“大校”,99%的学生为撒拉族。学校承担着从孟达乡、积石镇移民的7个搬迁村500多户家庭孩子的义务教育任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