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书桌上的紫禁城 单霁翔卸任前的最后一次“上新”( 二 )

“我是故宫第六任院长,每一任院长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单霁翔曾说,因为故宫太复杂,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平常说做一件事要’万无一失’,我们是‘一失万无’。”

资讯丨书桌上的紫禁城 单霁翔卸任前的最后一次“上新”

新京报采访人员 浦峰 摄

单霁翔接任故宫时,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长期以来开放区域只占30%,186万余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库房,来故宫的观众虽然多,但80%都是沿着中轴线参观古建,很少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单霁翔带领故宫的工作人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曾在采访中回忆道:“我们加大了古建筑修缮的力度。一座座古建筑今天被修好了,纠正了很多历史的遗憾。比如80年前被烧掉的古建筑群,今天把它们都恢复起来了,成为我们教学和研究的场地。我们开始整治环境,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拆除了135栋在故宫院里的临时建筑,改变了环境,今天到故宫看到的,所有的都是古代建筑,没有任何一栋影响安全影响环境的现代建筑。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环境的修补,比如过去我们的道路都铺的是沥青,广场铺的都是用水泥做的砖,绿地都被用铁栏杆和绿篱围住,还有1700个高高低低的井盖,那些灯杆跟环境也都不协调,我们把它们都改善了,今天故宫所有的地面铺的都是传统建材,灯杆用的都是宫灯,白天也是一处景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