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书桌上的紫禁城 单霁翔卸任前的最后一次“上新”( 四 )

单霁翔谈到此事时表示,“故宫有一万零两百件各个时期不同材质的雕塑,但是过去没有雕塑展厅,(它们)全部都在库房睡觉,这些高大的库房一直在墙根底下站着,那时候我说你瞧咱们的雕塑脸色都不好,表情都不好,现在那脸色表情都好了。我第一次进我们库房吓我一跳,我说谁躺在台阶底下呢?他们说那是周恩来总理特别批准的一套秦始皇兵马俑,交给故宫管理,我说那这么好的文物怎么这个待遇啊,躺在这儿。文物得不到呵护,得不到保护的时候他们是没有尊严的,是蓬头垢面的。当他们得到保护,得到了展示,也就光彩照人了,所以我们全院动员,全体员工下定决心,一定让紫禁城600年之时,要叫我们收藏的文物每一件都必须要光彩照人。这是我们今天的责任。”

单霁翔在任这些年,故宫批量诞生“网红”。从文物修复师王津,到故宫文创、口红,再到文化活动“上元之夜”等等,故宫屡屡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而正如故宫内部人士所言,单霁翔本身成了故宫最大的“网红”。

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把186万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网上。同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人民币。单霁翔说:“作为博物馆,我们不躺在财政上面,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自律,通过我们的文化创意,为我们今天扶贫空间也能作出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