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为何倒下?(11)

但这些高层都非常坚持他们对产品规划的意见,无论是理性上还是感性上。他们周围的人也都和他们秉持着同样的观点。这就造成了经典的群体思维场景。他们对某种做事方式有强烈的偏好——比如依靠高级、复杂的算法来决定最适合读者的阅读内容,而不是让读者自己选择——因为这种方法对Google很奏效,而一定程度上,在Facebook也奏效了。

事实上,多年以后,最初决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但是改变已经太迟了。在建立了数十亿的关系之后再重建关注关系的模型,这对用户来说太过颠覆性了。一旦我们走上那条路,就无法回头。

问题的后果

到2014年,人们已经可以确定:Google+绝对不会成为“下一个Facebook“了。我参加了多次由David Besbris主持的公开战略讨论。David Besbris现在是项目的领导者。和前几任不同的是,他似乎对产品的根本改变持开放态度。

Google+为何倒下?

图6/6

David Besbris(图片来自Recod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