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不变的发展旋律( 三 )

“复兴号”俗称“飞龙”,名字来源于它的车头。为实现最佳的技术性能,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最初设计了46个概念头型,通过技术创新优选出23个进入工业设计,又从中遴选出7个,经过海量的仿真计算、动模型试验、线路试验,才最终敲定“飞龙”设计方案。相比既有动车组,“飞龙”的运行阻力降低12%。再比如,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发“复兴号”时,最初定的目标是比“和谐号”CRH380A动车组车厢内的噪声分贝降低3分贝以上。别小看这3分贝,其实哪怕只降低1分贝,也是重大技术难题。公司研发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试验,仅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隔音试验就做了3000多次。最终使噪声降低了4分贝至6分贝,当“复兴号”以350公里时速运行时,车厢里的噪声最小只有65分贝。

高铁行业有一种说法,高速列车是试验出来的。“复兴号”动车组从启动研发到最终定型,用了整整5年时间,历经503项仿真计算、5278项地面试验、2362项线路试验。线路试验期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的研发团队每天凌晨4点开始准备,白天跟车试验10几个小时,晚上整理试验数据,几乎没睡过整觉。整个团队坚持不懈地拼搏,啃下不计其数的“硬骨头”,才赢来了“复兴号”的惊艳问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