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真相”图鉴:从手绘图到标准照,见证40年来技术变革( 六 )

马普所博士后张渊皞曾参与引力波数据分析。他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解释说:“来自黑洞方向的无线电信号是相关的,但每台望远镜所在位置产生的误差又是独立而不相关的,如果用多台望远镜相乘的结果让噪声抵消,那么时间差就能被修正,并最终抵消时间差的‘噪声’。”

长达20年的等待

此次科学家选中的黑洞拍照对象是M87中心的黑洞,这个黑洞也被公认为宇宙中的“黑洞之王”。它距离我们5500万光年,直径足有400亿公里,是地球的300万倍;质量是太阳的65亿倍,甚至大过整个太阳系,科学家称之为“怪兽”。

令人意外的是,此前呼声更高的人马座A*黑洞图片却遭遇“跳票”。

对此,法尔克教授在布鲁塞尔的发布会上解释称:“人马座A*黑洞就像一个调皮的婴儿,动得太快,不利于图像的捕捉。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M87黑洞上。”

法尔克作为“黑洞拍照”项目的发起人,为这一天等待了20年。20年前,他在做研究时就发现,在黑洞周围可能会产生某种射电波,从地球上的望远镜可以发现这种强波。他还回忆起1973年读到过的一篇文章称:这种强引力能够让黑洞看起来比实际大2.5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