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奖”空缺 霍俊明获“批评奖”( 五 )

杜甫甘做“纯儒”

杜甫的伟大无须多言,但李少君却独到地发现,杜甫是一个“主体性”非常强大的人。他对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认定的理念,有非常坚韧的决心。

杜甫主体性之强,尤其表现在他身处唐代这样一个佛道盛行的年代,甘做一个“纯儒”,即使被视为“腐儒”“酸儒”。

有一句诗最能表达杜甫的强力意愿,“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葵藿就是现在说的向日葵,物性趋太阳光。杜甫认为自己坚守理想是一种物性,实难改变,尽管意识到“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但仍然甘为“乾坤一腐儒”(《江汉》),不改其志,仿佛“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茫”的战马。

李少君认为,杜甫的诗歌主体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自觉。杜甫写作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对于写作本身,他感叹“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

诗歌的创造力

诗歌的艺术创造力,往往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李少君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抒怀》:“树下,我们谈起各自的理想/你说你要为山立传,为水写史/我呢,只想拍一套云的写真集/画一幅窗口的风景画/(间以一两声鸟鸣)/以及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当然,她一定要站在院子里的木瓜树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