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两条通路( 二 )

本书先为读者展现了人脑神奇的阅读能力,像拆解钟表的精密结构一样,揭示了阅读在脑中的认知齿轮,回答了“我们是如何阅读的?”这一问题。然后通过考察儿童是如何习得阅读的,向我们明示什么样的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对目前教育实践中错误的阅读学习方法进行了抨击,就“应该如何学习阅读?”给出了答案。同时,作者用科学研究成果论证了阅读的价值,揭示了“阅读是如何塑造我们的大脑的”。书中还讨论了拼写的隐藏逻辑、文字的发现、文化的诞生等话题,试图探究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只有人类创造出了如此精细而复杂的文化?”

语音优先

在继续探讨之前,我想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所提到过的内容。所有的文字系统都在精确表音与快速表意之间摇摆不定。这种困境在阅读者的脑中有直接的反映。当我们阅读时,两条信息加工通路共存并互相补充。当单词很规则,或很不常见,或是第一次看见时,我们会优先利用“语音通路”进行加工。我们先将字符串解码,然后将其转换为语音,之后尝试提取这种发音模式的意义(如果它有意义的话)。相反,当我们看到很常见的或是发音很特殊的单词时,会采用直接通路,即词汇通路进行阅读加工,先识别单词并提取词义,然后再利用词义信息去提取它的发音从脑外伤及其造成的心理后果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找到支持两条通路存在的有力证据。一些患者会由于中风或脑损伤而失去快速提取文字发音的能力。显然他们从拼写到语音转换的语音通路被严重破坏了。虽然他们在脑损伤之前可以正常阅读,但在损伤后,他们的阅读表现出深层阅读障碍(deep dyslexia)或称语音阅读障碍(phono logical dyqslexia)的所有特征症状。虽然拼写能力完全没问题,但是他们再也不能大声读出不常见的词,如“sex tant”,虽然这种词的拼写是规则的。此外,他们再也无法阅读新词或自造的词,如“departition”或“calbonter”。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