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樱桃沟( 三 )

别看樱桃沟年轻,发展却十分迅猛。近年来,樱桃沟村陆续荣获“全国最美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内外并举,让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下子提升了品质,横空出世,跃入游客的眼帘。

走进樱桃沟,一股浓浓的田园风扑面而来。极具秦楚特色的民居,简直就是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当地政府别出心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改造民居不伐木、不挖山,为子孙后代留住了青山,也留住了乡愁。政府将过去的黄土黑瓦房改造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居,那些即将销声匿迹的蓑衣、斗笠、旧马灯、连枷、老式梳妆台,自然地呈现在这些民居中,接受游客目光的抚摸。

挂在内墙上的一排排腌制腊肉,散发着时光沉淀的味道。屋檐下一束束金黄的玉米穗,花瓣般灿烂地笑着。挂在外墙上的一串串火红辣椒辫,象征着红红火火的日子……这些浸透童年味道的事物,让游客有种回归家乡的感觉。

樱桃沟人还把用破的竹篓作为厅堂的大灯罩,把用坏的“牛笼嘴”作为卧室的小灯罩。老乡在屋内墙壁处制作了木阁,木阁里放满了各种奇石、陶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什,被巧妙结合后,变成了朴素的艺术品。可这些都是“小意思”,真正让人震撼的还有人们用上千块黑瓦片制作的瓦片屏风,用1800个废铁钉制作的钥匙和樱桃。“以樱桃的抽象图案释义道家文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以每个四圈代表十二地支及一年十二个月的设计到完工时间”。老乡介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