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蜜糖还是“毒药”?( 五 )

如果公司真要实行996,那就必须与KPI挂钩。现在很多公司的996都是在磨洋工。如果改成了996,KPI翻倍,工资也应该翻倍。如果改了996,KPI没变化,那只能说明这人能力有问题。别人早九晚五能干完的活,他为什么非要加班才能完成?

如果有一天公司真的强制996了,我也可能会接受,毕竟现在工作不好找,跳槽也比较难。

某女装电商员工:虽然电商运营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周末和节假日加班,但是出于业务压力等原因,员工被迫接受996的工作节奏。因为业绩压力,领导给我们打完鸡血强制要求大家不论时间地点秒回工作消息,真的接受不了。

虽然长期来看不利于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展,但是短期内我依然不会考虑更换工作,因为换工作的成本比接受996要高。

话题3 合法性漩涡中的996工作制

某互联网公司HR:996是一个自我驱动,但不应该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公司文化。比如,如果员工不愿意996,就被说成价值观有问题,不努力。这种绑架行为并不好,抹杀了多元存在的价值观,这让企业的包容性显得狭隘。996这种机制对企业和员工而言,无法断定好坏,因为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