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缘何成了资本的“香饽饽”?( 五 )

要有“中国玩法”

百亿级的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颇多。照搬国外的课程体系是否奏效仍没有定论,国内少儿编程的课程标准何时出台也缺少准确的时间点……这让少儿编程市场的玩家们“食不甘味”。

对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如何让市场从“小风口”成长为“大风口”,除了创业者的不断努力和投资者的摇旗呐喊,还需要一些中国式的玩法。

在GET2018教育科技大会上,网易卡搭编程负责人曹智清表示,少儿编程还处于幼年期,并直言少儿编程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这是一个看起来不那么商业化的答案,却是个适合中国市场的办法。”

“少儿编程的风口,几乎是相关国家政策一手缔造的,倘若大部分省市将编程纳入必修课,并由相关部门统一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少儿编程的‘黄金赛道’就不会有太多质疑。”刘海认为,编程教育从非刚需到刚需,改变的不只是家长花钱的态度,还有一整套的教育体制。简言之,编程在公立学校下沉的速度,左右了少儿编程市场往前走的快慢。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少儿编程培训市场才刚刚起步,离成熟还有比较长的距离,要将其发展成百亿级市场,监督管理要跟上。”重庆教育界人士呼吁,有关部门要正视“少儿编程热”的现实问题,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主动靠前加强监管引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