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应用越多越“没朋友”?( 四 )

他告诉懂懂笔记,自己最常用的S应用主打的是精准配对、兴趣社交,本以为这样的算法,能够找寻到更“靠谱”的社交用户。然而,即便是系统推荐,他还是常常能够匹配到广告、营销“号”。

“一开始,多数匹配用户会聊得开心,然后会转化为微信好友,成为固聊对象。”但让吴闯意向不到的事,不少社交应用上一直聊得很投缘的那些“好友”,变成微信好友之后便开始推销产品。

从各种办卡、减肥产品再到保健美容品,几乎应有尽有。有的“好友”甚至还将他列为代理下线予以发展,每天不停地刷屏发送产品信息,“记不清拉黑了多少了,真是烦不胜烦。”

“很多是加了一定时间,才‘发作’开始推销,一般都是半个月之后。”吴闯指着在朋友圈发广告的几个“好友”表示,自己在S应用上结识的用户,十有八九是类似的营销账号。

这让一心想要通过社交应用拓展人脉圈子、寻求心灵慰藉的吴闯,一度感到十分烦躁。据他透露,除了S应用之外,那些后来推出的M、Y、G等等社交应用,也都不同程度充斥着广告营销账号,让人防不胜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