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中国合资公司要关闭? 华芯通CEO称"一言难尽"( 三 )

为国产芯片合资企业敲响警钟

这个项目的失败也给国内芯片产业的其他公司敲响了警钟。研究机构Gartner研究副总裁盛陵海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华芯通项目的关键问题是投资回报率不行,而且因为是中美双方的股权,谁出钱?谁出技术?由谁控股?合资公司都会面临这些复杂的问题。”

实际上,华芯通并不是高通在中国唯一的合资公司。去年5月,高通获批与国有大唐电信子公司联芯科技以及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智路资本共同组建一家设计智能手机芯片组的合资公司瓴盛科技(贵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接近30亿元,其中高通和联芯科技占比均为24%。

盛陵海表示,高通与大唐合资公司的前景也可能就此蒙上阴影。此前已经有媒体质疑,瓴盛科技智慧成为高通公司的代理人,扮演高通低端芯片分销商的角色,高通是不会把核心技术转让给合资公司的。

知识产权掌握在谁手里?或许是“华芯通们”最大的痛点。尽管从注册资本来看,中资确实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合资公司的主导权还是掌握在高通手上,因为大多数的外资科技公司只向国内提供技术授权,而非知识产权的转移,这也就意味着,合资公司只能去使用技术,而不能真正拥有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