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散物顺生礼贤者( 二 )
“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对人而言,礼义就是做人的根本,礼为义之用,义为礼之体。所以,讲信修睦从内以治心,从外而修身,所谓知书明理人情练达,皆体现在礼义之中。
“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所谓礼法,礼为天之道,法为礼之用,这始终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惟圣贤之人才彻知礼法约束对于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繁衍兴盛的重要性。若失去了礼法约束,政令不和于时令的话,“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早降,兵革并起。”最严重的结局就是坏国、丧家、亡人。
所以,在雨生百谷生气盎然的“谷雨”节气,散物顺生、礼聘名贤不是最该作为的应时吉祥之事吗?
谷雨节气的题图我们选用了山东沂南汉墓中室南壁的汉画像石拓片《仓颉沮诵造字图》,从历史传说的角度来看,仓颉沮诵造字,人文开蒙,天雨谷粟,这就是今天节气“谷雨”的来历,也恰恰与礼聘名贤传承礼法的寓意相吻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严谨系统传承看,这并不仅仅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