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物渠道时代 :AIoT生态已至 | 保险新渠道(四)(11)

那大空间呢?环境太复杂,比如小区里会有狗追机器人,会有人想去偷机器人。

实际上这个大小空间是什么呢?就是我一直重复的场景颗粒度的问题。颗粒多过大也会导致场景太复杂,不太容易实现,颗粒多过小会导致场景价值大大缩水,因此导致拓展演化非常困难。所以,服务机器人最适合的场景就是中等空间,任务明确,环境简单,可拓展性强的场景。

这是空间的选择上:选中等颗粒度的空间场景。

(2)时间

时间分长短,一般的工作是八小时制,有的地方是两班倒,比如超市,还有些地方是通宵营业三班倒或者四班倒,比如钢厂这类生产线,再例如酒店和医院这类服务场所。人因为无法长时间高度聚焦注意力,所以高效工作时间有限,需要休息。但是对机器人而言,24小时工作也不会疲倦,所以长时间性质的工作场所对机器人需求也就越强。

这是时间维度的选择:选长时间工作场景。

(3)标准化

第三个是工作性质的问题,例如创意性工作,机器人肯定不适合,比如:让它做产品经理、UXD设计师这类工作,机器人是没办法胜任的,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再例如医院的工作,特别是医生和心理咨询类工作,机器人也是短期内没办法胜任的。机器人能胜任的是那些标准、可量化、简单重复的工作,例如:最早应用在金融业的“机器人”化的场景就是取款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