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会】帕斯捷尔纳克:展望未来是疯狂,不瞻前顾后地活着也是疯狂( 三 )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却被迫拒绝领奖。同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了神色忧郁的帕斯捷尔纳克相比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等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呈现出了独立于主流、脱离于时代的开放性。这些诗作虽集中创作于历史动荡时期,却意外地充满了宁静与欢欣。在许多诗篇中,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诉说着对爱情的向往、对大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活的赞美,探寻着人的使命与世界的本质。无疑,在一个“信赖常理是疯狂,怀疑常理也是疯狂,展望未来是疯狂,不瞻前顾后地活着也是疯狂”的时代,诗歌成为了帕斯捷尔纳克最后的避难所。“日瓦戈事件”后,他选择留在苏联继续诗歌创作,在1959年的《诺贝尔奖》一诗中,他将自己比作一只“被围捕的野兽”,却并未放弃生存的希望:

我究竟做了什么坏事,

我是凶手还是恶棍?

我竟迫使整个世界,

来哭泣我美丽的祖国。

但行将就木的我,

相信那样一个时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