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翻车,还有哪些海外巨头也混不下去?( 四 )

回顾亚马逊在中国的全部历程,似乎了解到了“跨国企业在中国不行”的原因之一:自己太笨重,对手太灵活。

02领英

亚马逊“中国之旅”的结束,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在中国不温不火的海外巨头:领英。

2014 年,全球用户突破 3 亿的领英闯入中国,试图复制在欧美市场的成功。

其实相比其他“固执己见”的跨国互联网公司,领英在本土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 2015 年 7 月推出针对国内市场的职场社交 App「赤兔」。

遗憾的是,「赤兔」不仅要在微信和 QQ 两大社交巨头的夹缝中求生存,即使在职场社交方面,也输给了更匹配国内用户需求,且早在 2013 年就上线的「脉脉」。

2017 年 6 月 23 日,曾力推「赤兔」的领英中国总裁沈博阳辞职离开,宣告着「赤兔」被放弃,领英重新把中心放到领英 App 上。

亚马逊中国翻车,还有哪些海外巨头也混不下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