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高质量发展的荆楚画卷( 四 )

湖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张忠家说,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办法牵住了“牛鼻子”,牵动了沿线各地汇聚更多的力量参与长江大保护。

武汉的探索只是湖北坚持问题导向,治山治水治企治人,打出标本兼治“组合拳”的一个缩影。

保护长江,规划先行。湖北率先编制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从源头上立起生态优先的规矩。全省约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理,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内严禁新建重化工及造纸行业项目。

《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连续4年,4部法规相互衔接,保护蓝天、碧水、净土,共同织密长江保护的“法治网”,以先行先试的责任与担当划出绿色发展的“制度跑道”。

治江还得有硬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整治等长江大保护10大标志性战役全面进入攻坚;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省4230条河流、755个湖泊都有了河(湖)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