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一季度保费增11.9% 甩开老对手平安人寿近800亿( 三 )

所谓利差损,即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 造成利差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是负债端的预定利率偏高,另一方面是资产端的投资收益偏低。

此前不久,银保监会在暂停寿险公司报批预定利率为4.025%的普通型终身年金产品后,对寿险公司年金保险产品经营情况开展调研,其中预定利率也是调研重点之一。

这种担忧不无缘由。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一年期存款利率从最高10.98%一路下滑,一些寿险公司不仅没有认识到利差损的危害,反而认为寿险产品收益率偏高,是拓展业务的好时机,结果“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最终在监管部门接连发文下调预定利率后才刹住车。

彼时,几家大型寿险公司皆在不同程度上尝到了苦果。在《迷失的盛宴》一书中,对于利差损的危害,有这样一段评述:中国保险业的三大不良资产,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的“长尾保单”,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乱投资”,但是负面影响最大的是最晚产生的“利差损”。

对此,一位中国人寿内部人士解释称:“中国人寿在设计产品、设定销售目标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资产久期情况,甚至已有相应资产进行匹配,出现利差损的概率十分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