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者光未然之女成都感受蜀地文化

《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

词作者光未然之女成都感受蜀地文化

张安迪参观杜甫草堂。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是振奋人心的不朽力作,是激情澎湃的时代强音。1939年4月13日,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迄今已80周年。

在《黄河大合唱》公演80周年之际,词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的儿子张安东、女儿张安迪,与当年曾经历过那段硝烟岁月的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后人,及推广和研究黄河大合唱的工作者共50余人组成黄河寻访团,重温《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之路。4月22日,张安迪一行从延安归来,在成都先后参观了杜甫草堂博物馆和成都武侯祠,感受蜀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张安迪介绍了寻访团之行。此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演唱会,从壶口瀑布到延安,震撼人心。张安迪说,这次寻访活动策划了两年多,由海内外众多人士共同倡议发起,澳大利亚纳维塔黄河合唱团、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以及交响乐团等承担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唱和伴奏,“80年前,父亲和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并于1939年首演,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80年后,我们又再次在这里唱响这部作品的全部曲目,特别有纪念意义,我们也是第一次到延安,寻找旧址,太激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