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养老产品目的不是战胜CPI 而是符合当时购买力

新浪财经讯 4月23日,新浪财经养老与基金高峰论坛将于北京金茂万丽酒店举行。中国基金业协会领导、养老50人论坛学者、各基金公司高管将莅临参会,就中国养老体系建设、指数基金产品创新、科创板基金设计运作等进行深入探讨。天弘基金指数与数量投资部副总经理杨超出席了下午的“指数基金如何助力个人养老投资”圆桌论坛。

杨超:养老产品目的不是战胜CPI 而是符合当时购买力

杨超表示,养老投资期限是超长期限的投资,作为超长期限投资,对投资标的的选择需要有三点考虑:意识工具是否透明、整个产品可见端费率以及产品本身设计的可投性、流动性。

他还提到,由于谈到养老超长期投资,超长期投资最大的风险点是超长期限之后产品收益率大幅落后的风险。目前市场上有比较大的误区,觉得养老产品是否是一个低风险或短期看来比较稳健的产品,这是最大风险点,因为本身养老产品所匹配的负债结构、需求并不是想要去战胜CPI。

十年前的100元和今天100元,从CPI角度来看,还是从实际购买力角度去看,哪个更加合理?应该是后者。所以投资养老产品目的最重要不是战胜CPI,不是战胜通胀,而是保证我们在未来这笔钱能够符合那时候的收入水平或社会消费水平的购买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