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拼拼:社区团购正在洗牌,不考虑买菜业务( 三 )

在松鼠拼拼的内部年会上,杨俊曾经表示:“入场时我们是倒数第一,6个月后我们领跑行业”、“松鼠拼拼仅用了6个月,做了美团当年18个月的事”。

不同于其他平台有明显的核心城市和“根据地”,松鼠拼拼基于省会级城市加速扩张,各区域之间发展相对均衡。这让我们想起了之前业内广泛争论的一个点:社区团购究竟是应该用“步步为营”的打法,还是“跑马圈地”的打法?

众所周知,社区团购为数不多的门槛中,跨区域复制是一个难点。在前期是否扩张越多、亏损越多?

杨俊看来,社区团购比较重,很长时间都十分依赖线下,很多因素要综合在一起考虑,通常是组合拳的打法。To C的创业模式中,C端对品牌的认知度有一个过程,早期入场是有很大优势的。

松鼠拼拼深信一点,早期入场和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对后来者而言做到同样的程度就需要耗费更大精力。在过去团购、打车、外卖几个赛道中,这一点已经被多次验证。

在杨俊看来,社区团购在早中期客观来讲,供应链端很难做出差异化,在消费者的认知来看,重点是谁在提供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新的服务提供者带来的冲击要远远强于几个平台之间在供应链和履约过程产生的细微差距。有和无的问题要大于好和不好的问题,这就是社区团购中存在的先发优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