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助力香港打造智慧机场 大湾区跨境数字物流网络提速( 四 )

2006年10月1日,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式管理及营运珠海机场,并于2007年初与珠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合资成立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金为3.6亿元人民币,机管局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香港国际机场(中国)有限公司——投资1.98亿元人民币,占合资公司55%的权益。合资公司全权负责珠海机场的营运,专营权期限长达20年。

珠海机场通过引入香港机场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了从2013年旅客吞吐量290万人次到去年千万人次的可观增长,成为大湾区内第四座千万级的机场。

“目前香港机管局负责管理珠海机场,如果AS2系统在香港国际机场运作顺利的话,珠海机场也将很快引入这个系统。大湾区内的数个机场均面临土地空间有限的问题,急需通过高科技来提高管理效率。其中香港机场的需求最为迫切,一个小时的航班延误将对机场运作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香港中文大学亚洲供应链及物流研究所所长张惠民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张惠民认为,虽然目前香港的机场管理水平在大湾区内处于领先水平,但随着大湾区的发展以及客流、货运量的持续上升,香港机场正面临更大的压力,急需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目前管理机场运作的困境,“香港市场空间小,人力成本高,而大湾区则可以为一些科技初创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香港机管局、港铁这类企业可以输出先进的管理经验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