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梯次利用冲向风口( 四 )

其次,开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并以电池编码为载体,构建动力电池溯源信息系统。

全生命周期与溯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伴随着检测、分类、重组乃至贮存移交至下一环节,意味着储能用户既是次级终端消费者,也是可再生利用上一级的责任承担者之一。

第三,试点范围扩大,储能项目因此增多,无形中也推动了市场容量进一步增大。

紧随《办法》之后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则明确了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多个省份、城市和中国铁塔等企业,需要承担的示范试点任务和进度。

以浙江为例,2018年12月底,由浙江经信厅牵头,浙江七个厅局联合制定了《浙江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省有效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共有吉利、万向、天能、超威、南都、华友钴业、杭州模储、杭州协能、杭州易源等九家企业参与第一批试点。其中,南都电源要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100座通信基站的梯次电池应用,同时,还要在杭州临平、临安等地建立两个储能试点电站,单个规模500kWh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