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梯次利用冲向风口( 九 )

以试点开始,积累数据和经验,并由此得出各类退役电池与新电池的竞争优劣,从而推导出可能的商业模式,为未来梯次利用的大规模储能应用打下基础,正是国家有关政策制定的初衷。

经过初步的探索和积累,业界至少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部分共识:

首先,2012年以前,甚至2014年以前的退役动力电池,由于质量、寿命等问题,已不适合做储能,应直接转入可再生环节;

其次,考虑成本与一致性因素,退役电池包不应拆解而要整体利用,在同一个项目中,最好使用整车退役电池;

第三,必须严格区分对待小型场景(家庭、备用电源)和中大型场景(微网、电网侧、辅助服务、可再生并网),功率型和能量型场景,以物尽其用;

第四,以租代售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商业模式之一。既可以尽量利用电池寿命,也能平衡租户成本支出,还可以保障回收体系的权责主体,以便最终再生利用。

从国家政策加持,地方政府与大企业积极试点、布局的角度来看,梯次利用的储能应用,将是一个不可逆的产业潮流。但在储能本身依然面临重重迷雾之际,梯次利用需要更多的创新经营模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