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希腊驻华大使罗卡纳斯:加入“17+1”群聊 中希创新合作迎来新机遇( 二 )

去年,希腊走出持续近八年半、为期3轮的欧盟纾困计划,重新拿回财政自主权。2017年,希腊经济增长率在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达到1.7%,而2018年该数字更上涨至1.9%。本月初,希腊央行发布预测,今年希腊GDP增长率将达到1.9%,该数值高于整个欧元区预测。在“后纾困时代”发展窗口期和新框架下,中希两国会诞生出哪些合作“果实”?

扩大两国创新产业合作转型,对于经济已“跛足”8年有余的希腊而言,是一剂急需的“药引”。

去年7月,希腊出台新国家发展战略。据罗卡纳斯介绍,该战略目的是改变希腊长期以来所依赖的大型基建项目与低息贷款发展模式,通过改变去工业化现状,塑造一种更具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国民经济。

采访人员注意到,在这份国家发展战略中,希腊提出把重点放在发展具备高附加值的创新产业、营造社会创业氛围、打造具有活力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其中,就包含诸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与手段,以及交通物流、能源、循环经济、农业食品、海洋经济、医药健康和旅游文化等重点产业。

如何实现上述转型?希腊采取的一种方式是,进一步引进外资、扩大对外合作。一个例子是,希腊正通过寻求外资支持来推动国家资产私有化计划,目前,该计划还包括10个中型港口、一些地域性机场和高速公路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