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巨头Intel、AMD竞争三十余载:可否成为国产芯片发展借鉴?(29)

指令集之争的关键不是靠技术 , 而是依靠市场选择——兼容性胜出 。 指令集分为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两种 , 指令集的重要性在于计算机的程序最终转化 为指令才能在处理器上运行 , 所以在处理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采用的指令集 。 在当时 , Intel的8086是基于复杂指令集研制的 , 然而以摩托罗拉为首的大型工作站公司相继开发基于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 , Intel 的后期产品为了保持兼容性继续使用了复杂指令集 。 长久以来积累了能够在此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 , 减小客户的更换成本 , 使得客户追随 Intel 的产品 。 最终经过长达 10 年的鏖战 , Intel 的复杂指令集最终占据了市场 。

AMD无资金和技术优势 , 以优质低价的产品策略力争各类产品的第二供应商 。 1982 年-1985 年期间 , 由于 IBM 的采购原则是必须两家以上的公司参与竞标 , Intel 开放技术 , 全面授权 AMD 生产 x86 系列处理器 , AMD 成为 8086 和 8088 处理器的第二供应商 。 这是历史上两家公司唯一合作同时打上双方 logo 的时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