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中国的这一做法为何频频获赞?( 二 )

诚如布拉贝茨所言,过去5年来,围绕促进绿色发展理念,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了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以生态环保领域为例,从平台搭建、政策沟通、产业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中国已与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双、多边生态环保合作文件近50份,构建了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合作模式。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设立“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推动环保社会组织“走出去”,并通过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等能力建设活动以及各种多双边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有花园国家之称的新加坡,在过去的发展中,亦不忘环境保护。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部长马善高表示,快速发展的亚洲,面临资源有限、人口增长、环境和气候恶化等诸多挑战,为了确保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得恰逢其时,成员国通过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也将带来新的互联互通与合作模式。当前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线性生产和消费模式,从线性转为循环型,新加坡正对此进行探索,同时也与中国等沿线国家展开合作,此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之后还将继续推动绿色之路建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