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中国的这一做法为何频频获赞?( 三 )

2017年生态环境部联合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共同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务实高效的生态环保合作交流体系、支撑与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合作基地,制定落实一系列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政策和措施,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打好坚实基础;用5-10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环保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实施一批重要生态环保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正处在历史性的关键时代,不能做空头承诺,是时候做出根本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代的未来。”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国家组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放在核心位置,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包容的方式促进互联互通,非常值得鼓励;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做出了积极探索,联合国环境署愿意给予支持,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亚美尼亚自然保护部部长格里高良则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另一维度,他认为贫困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而扶贫能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带来重要作用,过去几年中国的精准扶贫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也给沿线国家提供了启示。亚美尼亚强调协调经济与环境政策的重要性,认为好的经济政策一定涵盖对环境的考量,两者结合则效率更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