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的意义:巨头的线下必争,和收银台前的更多想象( 二 )

商家的经营助手

2015 年,马云在德国汉诺威用一张银票开启了刷脸时代。虽然当时那个系统意义大于形式,只能为马云一个人服务,但 2016 年之后,支付宝开始思考如何把刷脸技术落实到商业应用之中。2017 年 11 月,支付宝联合肯德基发布了首款刷脸商业应用产品。

2018 年 12 月,支付宝推出了首款刷脸支付的硬件终端设备——蜻蜓一代,做出了第一代完全不需要手机的刷脸支付的产品,并将刷脸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了 80%。

「蜻蜓」在北京第一台刷脸设备落地于北京味多美中关村店。历时四个月的探索和打磨,支付宝在 4 月 18 日发布了第二代「蜻蜓」产品。

据介绍,第二代蜻蜓产品从如下三个层面进行了升级:

第一是产品升级。蜻蜓将不再是首款产品的名称,而是支付宝刷脸线下支付的产品系列。并且只要是符合支付宝技术要求的合作伙伴,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可以加入到蜻蜓的产品矩阵中。

第二是服务升级。蜻蜓以前是支付服务设备,但是支付宝希望其服务于商家,帮助商家打通线上的运营阵地和店铺的数字化运营阵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