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抓住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机遇 积极谋取金融和资本市场定价权( 三 )

《21世纪》: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的背景与首届相比有何不同,有哪些新的期待?

王文:第二届高峰论坛召开的背景,首先是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愈加广泛的国际共识。其次,“一带一路”建设正在从“大写意”迈向“工笔画”,因此本届峰会会更加务实,提升合作机制化水平,正视之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追求行稳致远。

第三,当前世界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部分国家仍对“一带一路”持有质疑态度,“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一定的国际负面舆论压力。“一带一路”作为这样一个时间、空间跨度如此巨大的倡议,不存在风险、没有挑战是不可能的,化危为机才是最大的机遇,负重前行才能行稳致远。

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规格更高、规模更大,活动更加丰富,最值得期待肯定是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

国际资本与金融格局解析《21世纪》:共建“一带一路”中,资金融通是重要议题。能否介绍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现状?

王文:“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为沿线众多发展中国家建设和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全球最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推动资金融通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中国国开行国际业务贷款余额3124亿美元,境内金融机构外币贷款市场占比继续保持第一;落实“一带一路”25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累计实际发放人民币1117亿元。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末,已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68家一级分支机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满足了统一货币结算的需求。中国与多个沿线国签订本币互换协定,有利于建立更为有效、顺畅的资金清算体系,同时有效避免汇率风险,确保区域内投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