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抓住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机遇 积极谋取金融和资本市场定价权( 四 )

《21世纪》:结合你调研近百国的经历,你怎样看待资本市场在“一带一路”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何建议?

王文: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诸多融资的瓶颈阻碍着投资计划的实施:一是基础设施需求量大,回收周期长和收益率较低,两者之间的矛盾未有效缓解;二是一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金融体系欠发达,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低,无法使资金有效参与到大型项目建设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市场作为资金融通的重要元素,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积极有序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市场合作发展,促进资金融通,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跨境投融资服务机制,服务“一带一路”特色产业与创新资本深度融合。

《21世纪》:你如何判断中国资本项放开的节奏和趋势,你对于中国资本项放开有什么建议?

王文:资本项目开放是促进资本跨境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首先,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重点,“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项下对外输出,在经常项目项下通过跨境贸易形成回流。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应当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应当能够促进资本等要素更加自由流动。其次,鼓励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创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与贸易和投资相关的人民币金融产品需求凸显。为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资本项目开放应当本着有利于中资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原则,鼓励创新推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能够被广泛接受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