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山水到好景点( 六 )

赋予灵魂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象征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巨大卷轴在场地中央缓缓展开。最早出现在画卷上的就是花山岩画。

“左江花山岩画是我国第49处世界文化遗产,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经千年风雨冲刷而不褪色,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和探奇览胜。”崇左市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告诉采访人员。

花山脚下,采访人员眼前骆越先民留下的岩画美景,是当地扎实推进文旅融合的缩影。2003年广西正式启动左江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此后当地主管部门积极与相关单位合作,以宁明花山岩画为重点,紧锣密鼓地推进一系列护“花”行动。

“花山,壮语称为‘岜莱’,即画得花花绿绿的山,高270米、南北长350余米,临江西壁陡峭,向江边倾斜。”朱秋平说,岩画以赤铁矿和动物胶、血混合的颜料绘制,呈红色。岩画以人像构成主体,辅以马、铜鼓、剑等图像,反映了骆越社会活动的情景,是古代壮族先民留给后人的文化艺术财富。

近年来,崇左充分利用壮族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民族的密切渊源的优势,培育文旅市场的交流合作。通过举办“壮族三月三·崇左花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和崇左特色旅游美食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开展跨国民间文化交流,拓展旅游市场空间。此外,积极开发边境旅游新线路,与越南10多家旅行社合作,相继推出“中越边关探秘游”“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等旅游精品线路,推动边境文旅融合不断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