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山水到好景点( 八 )

“吹笛子那位以前是这里的村民,现在专门在河边吹壮族曲目供游客欣赏。”在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明仕田园,竹筏游船讲解员黄光群告诉采访人员,景区里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来自周边的村子,通过打零工、办民宿、加工旅游纪念品等方式,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如今,明仕田园景区周边的村民放下锄头,走进了景区和酒店,成为服务员、讲解员和船工。“我以前在家里做农活,农闲时去广州打工。现在景区游客越来越多,最忙的时候出7趟船,月收入4500元,我很热爱这份工作。”黄光群说。

找准发展旅游和扶贫攻坚的契合点。近年来,大新县通过实施“农民变员工、农民变老板、土产变特产、民房变客房”的“四变工程”,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目前,全县旅游业吸纳贫困户335户共370人就业,惠及贫困人口1352人;实施“龙头景区+农户创业”乡村旅游发展方式,统一培训、村企合作,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说起乡村游,游客喜欢品尝的是当地的美食、愿意欣赏的是乡村原生态美景。随着当地“农家乐”旅游项目的不断开发,村民的农副产品有了很大的消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当地蔬果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多种行业正在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而走向规模化、产业化。“截至目前,协会成员有25家,平均全年接待住宿游客约3.5万人,收入近185万元,统一规范和管理的同时,做到不宰客、明码标价,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大新县农宿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