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互联网时代艺术发展探索路径( 三 )

从四个维度把握不断“生长”的艺术边界

解铃还须系铃人。互联网产生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互联网思维去破解,需要我们进行一场互联网时代的思维革命。从一定意义说,互联网带给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长性。互联网把各种事物从既成性、固定性、隔离性、暂存性中解放出来,让事物的本质和价值在人类整体时空中涌现和成长,让人类主体的创造潜能得以伸张和绽放。而这种生长性恰恰是在不同事物互动和连接的边界处展开和完成的。要想探讨互联网时代艺术边界问题,首先就应该牢牢把握这种生长性,从不确定性、可能性、创生性入手,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辩证理解艺术的外部边界问题。当前最突出的是要分析和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艺术与技术。艺术史表明,工具变化、材料更新、技能进步,都能催生更有生命力的新型艺术形态。互联网技术带来艺术创作、生产、传播、鉴赏、消费等价值链条各个环节的深刻变化。一方面现代技术为艺术发展插上新的翅膀,使它飞得更高、更远。形态各异的网络艺术、数字艺术、虚拟艺术、融合艺术等充分承载和彰显人类的审美感受能力,向我们展示神奇诱人的美学愿景。有科学家判断,不远的将来人和人之间意识的直接传达将成为可能,如果这样,我们很难想象那时人类审美艺术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图景。另一方面,艺术技术化脚步也在明显加快,美感计算、神经美学、纳米艺术、生物艺术步步紧逼,让人感觉到艺术有沉入并消弭于技术的可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