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互联网时代艺术发展探索路径( 五 )

走出前互联网思维,形塑新的艺术格局

应该说,互联网天然具有去边界化、非边界化、融合化的性质,但也绝不意味着互联网时代艺术无边界可寻,无门径可入。互联网时代是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并存的时代,各种事物之间的拆分拼合、分化组合、细分融合是人类社会大转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这个过程也是新的社会形态和文明图景生成的过程。今天的艺术实际上正处在人类艺术发展新格局生成的前夜。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走出前互联网思维,立足于动态性原则、包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生长性原则,以深远目光、宽广胸怀、深刻思维科学对待艺术边界问题,努力推动和培育互联网时代新的艺术格局的生成。主要应该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回归并坚守审美艺术本体。审美艺术是人类总体精神结构中与科学认知、精神信仰相并列的一个重要板块。审美艺术的本体是人类的精神感受性。艺术是人类精神感受性的制作、呈现和传达。这种感受性具有人类所渴望的深刻超越性,具有超技术、超概念、超逻辑等特征。这是艺术和非艺术划界的基本标准。在互联网时代,无论艺术形态怎样变化,艺术形式怎样翻新,艺术边界如何变动,都不可能脱离这个本体。我们应该牢牢坚守审美艺术本体,恪守这个根本立场,区分那些脱离艺术本体的现象和行为,以此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审视和建立人类艺术体系新格局。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解决互联网时代艺术发展的种种问题,最根本的就是不断回到人本身,回到人的精神感受性这个艺术本体上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