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一季度经济数据,看“一带一路”如何助推内陆开放经济发展( 四 )

口岸经济的进击

今年2月,成都成为中国—欧盟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新成员,并确定将中欧班列(成都-波兰罗兹)铁路航线及相关企业纳入“安智贸”试点。

试点企业将享受互认国家或地区海关提供的通关便利措施,成都铁路口岸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将在试点后得到进一步提高。

大通道带来大贸易,前提就是开放平台的打造和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成都的愿景是,利用“通道经济”带动“口岸经济”和“枢纽经济”发展,推动成都抢先建成欧洲与东盟间中转贸易和离岸贸易的中枢,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四川自贸区向自贸港的转型升级。

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成都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908.2亿元,在全国综保区中名列第1。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分别增长1.9倍、593.2倍。

此外,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在今年一季度通过相关部门验收,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实现封关运行。

目前,成都铁路口岸已先后获木材进出口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肉类进口指定口岸、粮食进境指定口岸。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也聚集种苗、药品、冰鲜、食用水生动物以及水果等五大指定口岸,成为中西部空运指定口岸门类最齐全、设施最完备的区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