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定国是维新法( 三 )

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 , 会同妥速议奏 。 所有翰林院编检 , 各部院司员 , 大门侍卫 , 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 , 大员子弟 , 八旗世职 , 各省武职后裔 , 其愿入学堂者 , 均准入学肆业 , 以期人才辈出 , 共济时艰 , 不得敷衍因循 , 徇私援引 , 致负朝廷谆谆告诫之至意 , 将此通谕知之 。 ”细审这道上谕 , 三段表明了三层意思 。 第一段 , 雄辩地驳斥了攻击维新变法的错误言论 , 为维新变法在舆论上扫清障碍 。 什么“旧章必应墨守” , 什么“新法必当摈除” , 种种谬论  , 光绪帝予以坚决反击 。 第二段 ,  适度地提出了进行变法维新的指导思想 , 为变法维新在实行上奠定基调 。 指导思想是“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 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 实力讲求” 。 这和翁同稣在日记里所记“西法不可不讲 , 圣贤义理之学尤不可忘” , 如出-辙 。 这种提法与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 , 西学为用\"似异曲同工 。 因为此上谕为翁同稣所拟写 , 基本上反映了翁同稣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水平 。 其思想尚处于洋务思想阶段 , 与康有为的上书相比 , 缺乏维新派思想的灿烂高辉 , 反映了帝党官僚思想的局限 。 第三段 , 具体地点明了变法维新的第一个项 目京师大学堂的筹办设想 , 为以后陆续出台的变法维新项目提供样板 。 光绪帝命就这项目由军机大臣、总署大臣要速议奏 , 并号召编检司员、子弟世职、下级官吏皆可报考人学 。 这同科举考试比是一大历史进总之 , 上谕渗透着光绪帝的忧国之心和忧民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