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娥:北京老人看病也难,“医养结合”要重新认识( 二 )

据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349.1万人,占北京市总人口的25.4%;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达16.7%,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王小娥表示,未来北京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可达82.15岁。

“不过,现阶段86.3%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全市失能失智老人也达到约20万人。”王小娥在展望未来市民寿命延长的同时,也表达出北京老人对健康服务需求量增大的担忧。

健康服务需求量的增大,对应的却是医疗机构供给的不足。

据王小娥透露,现阶段虽然北京医疗资源已居全国首位,拥有110家三级医院,140多家二级医院和239个临床医疗重点专科,但看病难现象在北京依然存在。

这其中,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是主要原因。

就地域来看,目前城市与城市间医疗实力差距明显。就拿“医疗实力”排在第四名的天津与北京相比,天津的医疗资源无论是三甲医院数量(49个)、医生数量(61800人),还是医疗机构床位数量(65800张)都比北京少了近一半的资源。这种现象,在小城市更为明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