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还没摆脱“靠天吃饭”,上海在造1秒能算200万亿次的“超脑”( 三 )

对于这些新问题,寿子琪坦言,从2013年第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来,“攻坚战”已经打了近6年,已有的手段措施应出都尽出了,当前亟需源头减排等新的“武器”补充。

200万亿次/秒,算出更准预报

深度治理大气污染,已经有不少新式“武器”正在酝酿,寿子琪透露了其中的一项:上海生态环境部门正与上海超算中心合作,升级空气质量集合数值预报系统。

受制于气象条件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上海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去年上海24小时(提前1天)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为85%,污染时段预报准确率为60%;48小时(提前2天)和72小时(提前3天)的污染预报准确率仅为45%和38%。

空气质量还没摆脱“靠天吃饭”,上海在造1秒能算200万亿次的“超脑”

虹镇老街一工地内,环保部门安装的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将数据实时传回 蒋迪雯 摄

稳步提升上海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离不开上海超算中心配套提供的高性能计算及存储条件。寿子琪透露,今年6月底,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建成运行并提供服务后,可基本保障本市预测预报所需的200万亿次计算能力和足额存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