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那么先进,为何很少出重大成果?背后原因终于揭晓( 三 )

据报道 , 一个由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19位多领域的院士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于4月22日 , 对我国500米口径、世界最大地面射电望远镜进行了工艺验收 , 并验收通过 。 根据验收检测 , 验收组专家指出 , FAST所有性能指标均达到验收要求 , 其中灵敏度(L波段)和指向精度两项关键技术指标 , 由于优化方案先进 , 其指标还比验收指标高出很多 。 不光如此 , 验收组还对调试中FAST形成的已有成果进行了鉴定 , 并给出了高度评价 。

验收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武向平还解释了 , 为什么只对国内天文学家开放360小时的试观测时间 。 他介绍称 ,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FAST通过试开放观测过程 , 好让运行团队进一步了解科学家们的各种需求 , 同时也让我国科学家有一个熟悉FAST性能的机会 。 专家组相信 , 在中国天眼如此先进的设备帮助下 , 我国天文学家在未来宇宙探索中所取得成功 , 必将名列世界前茅 。

原来这才是中国天眼很少出重大成果的真实原因 , 有句俗话说得好:“十年铸一剑” , 又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 我们相信 , 彻底磨合好之后的中国天眼 , 必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利器之一 。 我们期待着早晚有一天 , FAST能率先发现外星文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