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独角兽重增长轻盈利,谁是真正的输家?( 四 )

这意味着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仍然可以保留对公司的控制权,并发表声明称,公司更关心的是某个宏大的使命而不是盈利这种庸俗的事情。但是,什么样的重大使命需要无限期地亏损巨额资金呢?

逐底竞赛

我曾经读过一篇关于旧金山的半开玩笑的描述,说它是“一个为30多岁的技术人员提供生活援助的社区”。这一冷嘲热讽也取笑了硅谷的创业公司,这些公司创造的服务和产品,似乎是专门为金融城典型的科技工作者设计的。没有地方停车吗?Uber和Lyft可以帮你出行。忙着工作,没时间做饭和购物?Postmates可以为你提供午餐和晚餐。住在小到没有洗衣房的公寓里?Rinse可以帮你洗衣服。

这类创业公司不仅仅是销售软件。它们正在利用软件来扩展传统的服务经济。Uber、Lyft、Postmates和Rinse等公司使用它们的应用程序,将传统上过多的服务于一个地区的本地企业整合为一个单一控股的全球业务。

所有这些对客户来说都是极好的消息:典型的高薪白领,享受高科技、高效、便捷的服务。这些应用程序经常通过激烈的竞争参与到一场逐底竞争中。你心目中的典型软件工程师Joe Bloggs正在Uber的免费乘车优惠券和Postmates的免费送货代码之间权衡。但究竟是谁在为此付出代价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