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两个月就降价, 一年后沦为千元机, 这部2k屏神机为何这么惨?( 四 )

上了2k屏的魅族pro7 Plus到底怎么了?为何销量如此惨淡?

不合时宜的创新

2017年堪称全面屏爆发的元年 , 在小米MIX2的引领下 , 手机用户对高屏幕占比手机的喜好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18:9全面屏手机和刘海全面屏手机成了市场宠儿 。 然而 , 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 , 白永祥却做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创新举动 , 那就是pro7系列引以为傲的“画屏” 。

这个花费了1600万美元特别定制的副屏 , 被白永祥当做pro7系列最大的卖点来宣传 。 发布会之前 , 逆势而行的“副屏”设计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 还有不少人为魅族的大胆创新之举点赞 , 但发布会后不少数码工作者的实际上手体验却反响平平 , 有人甚至用“鸡肋”和“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等辞藻来形容魅族pro7系列副屏的存在毫无意义 。

不符合品牌调性的营销

全面屏元年 , 魅族pro7系列不仅因鸡肋创新错过了成为紧跟市场潮流的弄潮儿的契机 , 还贪恋上了“处长营销” 。 随着华为杨柘的引入 , 杨柘以一封题为“惟精惟一”的内部公开信正式宣告了魅族“青年良品”、“追求源于热爱”等品牌理念成为过去式 , 取而代之的是古板难懂的“惟精惟一”作为魅族今后的品牌理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