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人人喊打下的艰难求生,网游工作室的转型之路终将无路可走?( 二 )
随着工作室的转型开始逐渐向游戏代练业务靠拢 , 却也引得不少从业人员的担忧 , 而小王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们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 , 就是客户来源 , 之前靠卖脚本还能有些回头客 , 现在连客源去哪找都不知道 。 再说就算找到了 , 你怎么做到第一次见面就能让玩家心甘情愿的交出账号密码?”
幸运的是 , 这个问题随着国内互联网产业整体的迅猛发展很快就迎刃而解了——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崛起以及电子支付系统的不断完善 , 网游工作室乘着东风 , 迅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春天 。
“我们活下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 就是靠开网店”说到这里小王得意地笑着 , “销路比过去要广太多了 , 以前玩家被搞诈骗的坑怕了 , 只敢线下当面交易 , 所以我们只能做同城和周边地区的代练生意 。 后面在线上打出人气之后 , 单子直接从全国各地飞到手里 , 接都接不过来 , 原本还怕开网店不靠谱 , 现在直接躺着挣钱 。 ”
时至今日 , 整个游戏代练服务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 , 如果各位玩家去电商网站上搜索任意一个网游的名字 , 展示的产品内容一定会有与游戏相关的代练服务 , 工作室的“繁荣景象”可以说是触及到了网络游戏中的任何一个角落 。
但这样的市场对于网络游戏环境就真是的健康积极的吗?
工作室代练屡禁不止的背后——游戏厂商的”孤军奋战“
先不论玩家接不接受 , 至少游戏厂商光是听到“工作室”这三个字 , 脸就要黑一半下来 。 站在厂商的角度而言 , 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游戏 , 不仅耗费巨额的研发成本 , 还要再搭上后期的持续运营与维护成本 。 如果任由工作室入场横插一脚 , 分走自己营收的一杯羹不说 , 还影响其他玩家的正常游戏体验、破坏游戏环境 。 打击工作室 , 对于厂商而言早已是一项艰巨且刻不容缓的任务 。
如果各位玩家在注册任何一家网游公司的账号时认认真真地读完了用户协议条款 , 就会发现国内所有网游公司所提供给玩家的帐号依然被看作是公司财产而非玩家个人财产 , 玩家只享有帐号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
至于这样的条款究竟是不是”霸王条款“ , 本文暂且不做讨论 。 但从这个方向上出发 ,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是 , 那就是玩家根据用户条款协议是没有权利向他人提供帐号信息的 。 这也证明游戏厂商在打击工作室服务上其实是有充分的条款依据 。
事实上 , 放眼国内外众多游戏厂商 , 在打击游戏代练与账号共享上出手可谓是一个比一个狠 , 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上升到了法律层面 。 以《魔兽世界》为例 , 游戏厂商会记录玩家经常使用的电脑IP地址 , 如果玩家帐号变换了IP地址 , 后台系统会直接对帐号进行15天的保护性冻结——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玩家账号被盗 , 另一方面就是严查代打行为 。 而玩家的账号被冻结后 , 需要提供详细的信息以证明IP变动是由玩家本人操作造成的 , 如果被官方证实玩家确实存在代打行为 , 帐号直接永久封禁 , 且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申诉 。
而在电子竞技被视为”国技“的韩国 , 玩家与代打人员的下场可就不是简单的封号就能解决的了 。 根据韩国法律规定 , 玩家一旦存在帐号共享行为或者通过代打获得现金利益 , 不仅要面临最高近8万人民币的罚款 , 情节严重者甚至要被判处两年监禁 。
相比之下 , 国内的游戏工作室生存环境可以说是”天堂“也不为过 。 甚至在最近几年 , 也有不少“专业协会”和公司打着国家的旗号炒作所谓的“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 , 企图将网游工作室的代练服务合法化(实际上时至今日 , 人社部至今未将游戏代练纳入正规职业) 。
推荐阅读
- 网游|天龙网游八卦:昔日好友因一件小事暴露真面目,原来是个反骨仔?
- lpl|阿P转会成功LPL迎来曙光,IG组全神班冲世冠?UZ和LQS组合打下路
- 少年三国志|网游肖像真的没版权?私自贩卖捏脸成品事发后,反怼:我只是借鉴
- 网游|网游史上头号恶人,野外见人就打还收保护费,三季稻都要拱手称弟
- 网游|《暗区突围》二测试玩:操作手感提升!玩法硬核但趣味不足
- 网游|天龙网游:紫禁之巅是第一神区?这种排名问过听香仙侣和天命了吗
- 网游|小伙玩网游,竟敢仇杀全服人!被嘲后哭诉:沈剑心害得我好惨
- 网游|《红色警戒2》超大Mod“心灵终结”发布3.3.6版,15年的开发完结
- 永恒|天龙网游八卦:五分钱太子的对象竟然是她?玩家表示毫不意外
- 兰陵王|兰陵王突然成了赛场人人惧怕的英雄,禁用率逼近60%,很难克制?